绩溪仁里村,距县城3公里,是个典型的古村落,至今村里还保留着大量的元、明及清代的建筑。据考古发现,早在新石器时代,这里就有人类活动,村南留有龟山遗址。一条数里长的护村坝,蜿蜒如蛇。过去,坝上栽满了柳树桃花,一到阳春三月,便有“绿杨啼宿鸟,晓雾罩桃红”之景象。村落隐隐约约,“近村随地有烟霞”,显现出奇特山水的娟秀之气。“仁里八景”曾名扬乡里,即槐墩夕照、石洞祥云、龙坪积翠、大庙晚钟、龟屿浮烟、茅山夜月、鹤渚澜、富阳春晓。如果从建村算起,这个村子已经有近1500年的历史了。
仁里人以教育为本,自古以来人文气息浓厚,名人辈出。元代就有程燧创办阳书院,明清两朝又建多所。清末废除科举后,村中还建有徽州第一所洋学堂——思诚学堂(现名:思诚希望小学),还有绩溪最早的女子学校——端本女校。明朝有进士程辂,官至兵部给事中;清代有翰林程秉钊,为翰林院庶吉士;近代名人,有程乐亭(胡适好友)、程本海(陶行知学生)、程宗鲁(书法家)、程士范(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、安徽省政协副主席),还有原国家出版局副局长王子野(原名程敷铎)。同时,仁里也是工部尚书看中的地方。仁里原是绩溪耿姓的发源地。据《鱼川耿氏宗谱》载,南朝梁大同五年(539),工部尚书耿源进、助国镇天大将军(曾任杭州太守)衣锦还乡途中,因雅慕新安山水,与弟耿汝进游历于此。在梁安(绩溪)仁里,见其地山环水抱,风光旖旎,不惜轻弃生长里居,迁至这里,并取村名为“仁里”。后来这里成为程姓世居之村,故又名程里。由于人口迅速膨胀,明末清初曾改称大仁里。仁里程姓来自歙县篁墩,一世祖为药公,名药一,字东升,为程忠壮公十八世孙。唐光化元年(898),被举荐为金乡县尹,因羡慕仁里一带秀丽山水,于是举家迁来定居。文革前村中还有石牌坊10余座,以贞节牌坊居多,现仅存2座,其中以皇门公牌坊最为引人注目(现存遗迹)。据说,这一牌坊是为官至皇门侍郎(在皇帝身边服务的官员)的村人所立。村中还留有程姓一世祖的墓道坊,横额上刻有“唐金乡尹药公墓道”。这是绩溪现存唯一的文字完整的一座墓道坊,也是年代最为久远的牌坊。村中的槐树,相传是这位程姓一世祖所栽,距今已有近千年,仍是枝繁叶茂。
村中耿姓唯一的遗迹,是有近1500年历史的“百步钦街”。
根据耿尚书的功勋,当时皇帝御赐耿源进“免征地”一块,在村东井地段用砖砌垒“百步钦街”一条。青砖竖排铺筑,俗称“钉栓砖”,意为金砖铺地,并造廊亭,遮阳避雨,文官至此下轿,武官至此下马。如今,虽廊亭已毁,但百步钦街道路保存完好。村中有东西两口井,相传东井是皇帝为下嫁仁里的公主所修。 |